" />" />
小微企業“長大”有望優先被扶持。昨日,市工商局發布消息稱,截至目前,我市已累計發展小微企業8.33萬戶,其中有8276戶規模擴大,成長為小中型企業。這些“長大”了的小微企業,將優先享受對中小企業的優惠政策。
短短兩年半的時間內,重慶綺緣床墊有限公司就憑借一款自主研發的“可拆式”家用床墊,在市場上找到一席之地。如今,公司產品注冊的商標“三江綺緣”已被認定為重慶市著名商標,產品銷往四川、云南、貴州等地,年產銷值達到近2000萬元。
像綺緣床墊公司這樣,成長為小中型企業的小微企業目前已達到8276戶。有的注冊資金超過15萬元,有的用工超過20人。“這些‘長大’了的企業中,出現最多的是高新技術、加工業、文化創意企業的身影。”市工商局微企處相關負責人表示。
為了增強這些小微企業的發展后勁,創造更好的成長環境,市工商局、市中小企業局聯合出臺文件,明確了成長壯大型小微企業,將按相關規定優先享受中小企業的全部優惠政策。
市工商局微企處相關負責人介紹,這些“長大”的小微企業主動申請增資成為中小企業后,市級中小企業發展資金、鄉鎮企業發展資金等資金補貼,將向其傾斜,將重點支持其技術創新、知識產權、增加就業等。同時,相關部門還將支持有條件的這類企業,申報國家級中小企業發展資金、國家中小工業企業技術改造資金、國家科技部技術創新基金等。此外,這類企業到境、內外投資考察,參加展覽會,還可獲一定比例的扶持資金,從而開拓國際、國內市場。
“這些小微企業的信息將直接移交中小企業局。”該負責人說,這就好比接力棒,實現優惠政策無縫對接扶持小微企業發展。
據了解,成長壯大的小微企業是指達到國家《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》要求的小型及以上企業,主要根據企業從業人員、營業收入、資產總額等指標,結合行業特點制定。例如,農林牧漁業營業收入超過500萬元為中型企業,營業收入超50萬元的為小型企業;信息傳輸業從業人員超過100人、且營業收入超1000萬元的為中型企業,從業人員超10人,且營業收入超100萬元為小型企業。
“有了這種政策無縫扶持,我對企業長大長壯更有信心了。”巴南區一位從事機械制造的企業老板表示,以前參加展會的成本,少則幾千元,多則上百萬元。成本太高,參加了效益也不見得一定理想,左右為難。如今,公司投資考察、參加展覽會,可享扶持資金,為企業減了負。
不過,也有部分小微企業主擔心,若是成為中小企業后,以前扶持小微企業的稅收返還、貼息貸款等優惠政策是否就會終止?對此,市工商局微企處相關負責人說,小微企業大可不必有此擔憂。按文件規定,已納入中小企業扶持范疇的成長壯大小微企業,可繼續享受完畢小微企業扶持政策。記者 嚴薇